傳統風範
當他只有 16 歲時,路易·威登作出了一個將不僅改變了自己的生命,亦改變了他的兒子和子孫後代的生活的決定:他要成為一個行李箱工匠。
當他只有 16 歲時,路易·威登作出了一個將不僅改變了自己的生命,亦改變了他的兒子和子孫後代的生活的決定:他要成為一個行李箱工匠。
路易‧威登在尚未成立公司之前,便因製作行李箱而為人所熟知。
1837 年,年僅 16 歲的路易‧威登徒步前往巴黎,並當上 Maréchal 先生的學徒。當時,馬車、輪船和火車是主要的交通工具,而行李則經常受到碰撞而磨損。因此,不少旅客要求工匠包妥行李以保護他們的個人物品。
路易‧威登不久便成為 Maréchal 先生巴黎工作坊的其中一名重要工匠。這裡的工作不僅為他專門生產行李箱的事業奠下基礎,並為他及後在工藝行業的發展鋪路。他憑藉專業的技藝,從最初為顧客訂製箱子,並繼而按顧客要求製作出各式各樣的行李箱。路易‧威登於此工作 17 年後,在凡登廣場附近的 Neuve-des-Capucines 大道四號開設了首間工作室。
1890 年
75 x 42 x 33 厘米,3/4 側面圖片
Nadar 照相館的箱子,箱側印上縮寫「P.N.」、數目字「4」和「Nadar」簽署,箱面印有地址。
1887 年
3/4 側視圖
1889 年
3/4 側視圖
1889 年
俯視圖
1860
115 x 63 x 69 cm, 3/4 側視圖, open
標有「Comtesse de V」。
箱子閉合
箱子敞開
Asnières 工場自 1859 年開始成為威登家族的個人和商業成功的象徵。
在 1886 年,喬治·威登創造了一個革命性的行李鎖:一個巧妙的封閉系統,它成為行李箱其中一個不可或決的配件。
1900 年代,旅客都會將所有必需品放置於衣櫃和箱子內,但這卻經常引來鼠竊之輩的垂涎。於是,製箱大師路易‧威登便尋求方法,為顧客保護行李內的財物。
1886 年,路易‧威登與兒子喬治便合力研發出一套配備兩個彈簧扣的單鎖系統。經過數年的發展,喬治為這個革命性的系統申請專利,並公開在報章上挑戰美國脫逃大師哈里‧胡迪尼,要他從路易威登的箱子和鎖箱系統中全身而退。胡迪尼並沒有接受挑戰,但這套系統的效用卻是無庸置疑,時至今天依然獲廣泛使用。
為慶祝 Monogram 帆布系列誕生一百週年,路易威登誠邀劃分的設計師創作了獨一無二的箱包。
為慶祝 Monogram 帆布系列誕生 100 周年,路易威登於 1996 年誠邀設計師創作獨一無二的行李箱。各大師的作品均於世界各地的首都作巡迴展覽,與全球時裝愛好者一同分享品牌的創新與合作精神。
DJ 乙烯基塑料盒 1996 年
內置雨傘的背包 1996 年
尖形登山皮帶背包 1996 年
橢圓形鞋箱 1996 年
乙烯基塑料及皮革休閒袋,內藏 Monogram 帆布錢包 1996 年
「裙撑袋」(bustle bag),可作腰包、手提袋及肩揹袋。 1996 年